
37載沉浮!特變電工從巔峰跌落,62歲張新如何破局重生?


核心提示:在能源裝備制造與新能源產業變革浪潮中,特變電工近年來業績承壓、發展受阻,作為掌舵人,董事長張新過往締造的商業傳奇與如今企
在能源裝備制造與新能源產業變革浪潮中,特變電工近年來業績承壓、發展受阻,作為掌舵人,董事長張新過往締造的商業傳奇與如今企業面臨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其戰略領導方向與效果正遭受來自市場、投資者及行業的多重質疑。
戰略布局失準:業務板塊全線承壓
特變電工的業績表現成為質疑聲的首要導火索。
財務數據顯示,從2019-2022年,特變電工收入還能夠呈現一個較好的增長曲線,但是到22、23和24年連續三年收入進入增長停滯期,特別是2024年收入下降0.35%。而凈利潤則在2022年達到頂峰后,連續兩年持續下滑,2023年利潤下跌32.62%,2024年凈利潤失速下滑,跌速達到61.37%,而且2025年一季度更是再跌19.74%。這種業績滑坡背后,是張新主導下的戰略布局與市場趨勢的嚴重脫節。
2019-2024年特變電工收入走勢圖(單位:億元)


凡是前列腺問題,不管早,中,晚期,牢記此法!
2019-2024年特變電工利潤走勢圖(單位:億元)


高血糖的“天敵”終于找到了!不舒服時候吃一點,血糖連夜降!
新能源板塊作為特變電工的核心業務,在張新的戰略規劃下曾是增長引擎,如今卻成為業績重災區。旗下新特能源主營多晶硅料,面對光伏行業激烈內卷,自2024年4月起硅料價格跌破成本并持續低位運行,行業陷入全面虧損。盡管公司采取減產、計提存貨跌價等措施,但新特能源2024年末存貨仍高達47.25億元,較上年增加29.19%。
煤炭業務同樣存在困境。2024年煤炭板塊營收雖有增長,但毛利潤卻減少26.19%,這是自2014年煤炭成為主營業務以來首次利潤下滑。特變電工的煤炭業務布局,主要局限于新疆內部市場,未能充分考慮煤炭外運成本高、產能規模小的劣勢。與行業巨頭相比,特變電工7400萬噸/年的核定產能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面對行業波動缺乏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在煤炭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這種戰略布局使得企業在行業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
技術創新滯后:核心競爭力衰退
在技術創新這一決定企業未來的關鍵賽道上,特變電工也備受質疑。近三年,特變電工研發費用率不足1.5%,與許繼電氣(5.2%)、平高電氣(4.8%)等競爭對手存在巨大差距。在智能化電網時代,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研發投入的不足直接導致公司技術護城河缺失。
下圖顯示了過去6年來特變電工的研發費用和占比情況,可以看出到2022年到2024年的研發費用整體增長幾乎非常緩慢,而且研發占比一直沒有突破2%。


延長男性6大方法枸杞只排第6,第1種建議所有男人都做
在央國企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技術含量不足使得特變電工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采取保守的技術創新策略,將使企業在技術迭代的浪潮中逐漸掉隊,也讓外界產生對其是否仍具備引領企業技術革新能力的質疑。
3萬元貸款白手起家,37年管理經驗是否過時?
特變電工的靈魂人物是創始人張新。1988 年,面對瀕臨倒閉的新疆昌吉變壓器廠,張新被老工人挽留后毅然承包下來。他抵押父母房產貸款了3 萬元啟動生產,全身心投入經營,當年便盈利 20 多萬元。此后 5 年,工廠凈資產飆升至 1100 萬元。隨后,張新將一方面擴大經營,一方面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革。1997 年,特變電工成功上市,成為中國變壓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隨后通過一系列收購與合作,在輸變電、新能源等領域開疆拓土,逐步發展壯大。
然而在 2004 年,特變電工為應對原材料漲價進入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卻因管理不善遭遇重大挫折。公司將操作權下放給三家下屬電纜公司,各子公司各自委托不同期貨經紀公司交易,缺乏統一管理與協調。在實際操作中,相關人員未嚴格遵循期貨套保原理,導致操作失誤,最終年報顯示因期貨套期虧損 4254.61 萬元,使得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反而大幅下降。此次事件暴露特變電工在操作權分散、風險監控缺失等方面的管理漏洞。
面對虧損,張新迅速調整策略,收回期貨套期操作權,加強統一管理。此后,他帶領特變電工在挫折中不斷調整戰略、強化管理,持續深耕輸變電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最終使特變電工的綜合實力位居世界機械 500 強。
但是今時不同以往。面對當下的新能源行業和電力行業的激烈競爭,特變電工是否過于依賴傳統經驗,缺乏對新興風險和市場變化的敏銳感知與快速反應能力,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這種應對市場乏力的局面,使得特變電工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張新戰略領導能力的質疑。
業績的困難、信心的喪失也必然導致二級市場的悲觀。特變電工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的持續下跌,直觀反映出市場信心的流失。自2022年以來,公司股價腰斬,市盈率跌至10.4倍,機構投資者紛紛撤離,2024年底持倉基金數量相比2022年高峰期大幅減少。
此外,特變電工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是家族經營特征并不明顯。不僅股權分散,大股東特變電工集團的持股比例僅為 11.50%,而且整個管理層團隊構成多元,并非由家族成員主導。在目前的管理班子中有黃漢杰、胡南等管理層人員,但他們能否扛起特變電工未來發展的大旗,仍有待觀察。今年62歲的張新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若不能及時培養出合適的接班人,實現平穩過渡,不僅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動搖其在企業內部的領導權威,加劇外界對其戰略領導能力的質疑。
特變電工當前的困境,從根本上折射出在行業變革加速、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傳統龍頭企業和領導者若無法及時調整戰略、回應質疑,其戰略領導能力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特變電工的未來如何走出嚴峻的發展瓶頸,市場拭目以待。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 固德威2024年財報:營收下滑8.36%,凈利潤虧損6181萬元
- 37載沉浮!特變電工從巔峰跌落,62歲張新如何破局重生?
- 卓勝微:上一年度消費電子行業周期的季節性變化規律較弱
- 增速放緩+大宗折價,立訊精密能否維持高增長?
- 奧特維:上市公司股價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敬請投資者理性看待二級市場股價走勢和波動
- 每天都感覺很累、睡不著覺、身體疼痛……一年后,她確診了這種病
- 這樣吃飯的人,患脂肪肝風險大大增加!很多人這樣吃還不自知
- 究竟如何分辨自己是陰虛、陽虛還是陰陽兩虛?中醫教你辨別
- 腰椎間盤突出,解藥就在自己的身體里,滋養氣血,舒緩突出痛楚!
- 馬上停止使用這種醬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醫生給出明確答案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