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醫專家共話如何“基層中醫化、中醫基層化”


核心提示:近日,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八屆公益活動年度論壇舉行?;顒蝇F場舉辦了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推動基層醫院高質量發展圓桌對話。廣
近日,“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八屆公益活動年度論壇舉行?;顒蝇F場舉辦了“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推動基層醫院高質量發展”圓桌對話。
廣告

×
圓桌對話現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圓桌對話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主任仝小林說,中醫針灸、刮痧、火罐、藥浴等療法,是最簡便、最精華且廉價的診療技術,最適宜在基層推廣,讓他們快速掌握真東西、好東西。還有一些老中醫、名中醫的經驗,可以總結起來,做成課程,傳授給基層醫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基層中醫化、中醫基層化”,實現“村村有個好郎中”的目標。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原司長毛群安認為,在推廣普及中醫藥技術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將中醫藥文化蘊含其中。中醫藥歷史悠久,但理念和技術并不落后,現今講的許多養生保健的理念技術,可能遠沒有古人想得多、做得好。因此,“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基層中醫服務,是我們在推動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的過程中應該著力加強的方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清泉認為,中醫的天然優勢在于,每個地域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位醫生都有自己的擅長,有人善于開湯藥,有人長于扎針灸。基層中醫院可以發展自己的專長,比如,胃疼去張村、咳喘去李村、婦科病去王村,在村鎮中形成串聯,就可以更好地為當地百姓做好診療服務。
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主任郭軍表示,三甲醫院要給基層培養人才。通過基層義診,可以幫他們提高診療能力;通過辦學習班、建醫生微信群等方式,也能把中醫好的技術和經驗傳授下去。此外,基層醫生不僅要有病人,也要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大醫院同樣需要把中醫學科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經驗傳授給基層醫生。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部副部長、主任醫師石江偉表示,縣級中醫院在醫療衛生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樞紐”角色。這個樞紐的一側連接著國家級醫療團隊,另一側連著診療服務的最前方——基層醫療機構。中醫基層化就是通過樞紐,實現從國家到基層的知識與技術傳遞。
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黃海山說,中醫走基層要“三覆蓋”,即培訓全覆蓋、網絡全覆蓋、巡回義診全覆蓋,專家可以運用中醫適宜技術切實解決村民的一些身體問題,更能讓老百姓認識到中醫、中藥的療效,更加信任中醫。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勇說,要讓中醫藥搭上數字化快車,此外,中醫生活化和生活中醫化可以更好地推動中醫與中醫藥文化,讓中醫的生活方式進入尋常百姓家。
本屆輪值主席仝小林院士表示,這8年來,他見證了“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活動蓬勃發展,帶動“尊醫重衛”社會氛圍日漸濃厚,極大地鼓舞了廣大醫務人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醫師隊伍建設與管理面臨一些新情況、新挑戰。在此背景下,積極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環境尤為重要。希望這個活動持續辦下去,期待明年有更多醫院、醫者積極參與,一起為重塑醫者尊嚴、樹立醫者典范發力。
接棒第九屆輪值主席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他表示,尊醫,是對醫者辛勤勞動、不懈付出的誠摯肯定;重衛,則是以生命相托時的絕對信任。尊醫重衛這一理念,似基石之于高樓,水源之于江河,承載著全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全社會唯有凝心聚力,將尊醫重衛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為醫護人員注入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加固全民健康堡壘,實現健康中國的美好明天。作為新一屆輪值主席,他將認真履職,為推動尊醫重衛、醫患和諧的社會新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