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壓藥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再次提醒:牢記4個原則,否則等于白吃


核心提示:吳先生今年43歲,確診高血壓有2年時間了,自確診后一直遵醫囑服藥控制血壓。一次朋友來家里玩看見他在吃降壓藥覺得很震驚,問他
吳先生今年43歲,確診高血壓有2年時間了,自確診后一直遵醫囑服藥控制血壓。一次朋友來家里玩看見他在吃降壓藥覺得很震驚,問他怎么這么年輕就吃上降壓藥了,這藥一吃就停不下來,得一輩子吃,是藥三分毒!
廣告
廣告
廣告
廣告
聽完朋友的話,吳先生回想了下自己剛開始服藥時身上出現了頭暈癥狀,當時醫生說這是正常的表現,他也就沒太當回事。

×
現在細想想,這很可能就是藥物的副作用。因為擔心藥物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副作用,所以他后來就憑感覺吃藥了,感覺頭暈時吃一顆藥,恢復了就停藥。
最近一段時間,他身上出現了惡心、吃不下飯、渾身無力的癥狀,去醫院一查竟是出現了腎損傷,發展到了尿毒癥期。之所以會發生尿毒癥,就是因為他長期不按時服藥讓血壓持續處于高位引起。
這個結果令吳先生悔不當初,這下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降壓藥到底是護腎,還是傷腎?
高血壓患者出現腎損傷的“元兇”其實是血壓控制不良,而非降壓藥。腎臟是高血壓的靶向器官之一,血壓上升后會導致腎臟血管壁增厚,血管管腔也會變狹窄。在這種情況下,腎臟血流量會減少,很容易引起腎臟缺血、萎縮。且高血壓會對腎小球、腎臟濾網帶來一定損傷,也會增加腎功能損傷的風險。
而腎臟損傷又會進一步讓血壓上升,腎臟生成的腎素會刺激血漿內的血管緊張素含量增加,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
那么降壓藥就是沒有問題的嗎?
也不全是,腎臟健康的確會受到一些藥物的損害,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服用后有較大的腎損傷風險。但其他的降壓藥,在遵醫囑服用的情況下對腎臟是很安全的。
而上述2種容易傷腎的藥,也是保腎的最好藥物。因腎臟缺血情況不嚴重時,兩種藥物可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如果缺血較為嚴重,則會起到反作用。高血壓患者服用藥物一定要遵醫囑,以免服藥不當而引起副作用發生。

二、醫生:降壓藥沒錯,只是這3點有問題!
高血壓與腎臟健康可謂“相輔相成”,任意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另外一方的情況也惡化。臨床上約有90%的腎衰患者伴有高血壓問題,而日常的一些小習慣,很可能會促進腎病發展。
1、擅自停藥更換藥物
高血壓是無法治愈的慢性疾病,擅自停藥會導致血壓波動過大,進而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心梗、腦栓塞發生。

×
2、不良的生活習慣未改正
如愛吃重口味的飲食、缺乏運動等習慣沒有及時改正,會導致血壓控制不穩定。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保持低鈉、低熱量、低脂,同時要攝入多樣化的營養。
3、未定期復查身體指標
高血壓除了會影響腎臟健康外,還會對大腦、心臟、眼睛等多個臟器的健康帶來威脅。所以在服藥過程中要注意定期復查,復查可幫助及時發現身體的變化。

三、降壓藥天天用,4個小細節要注意!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3.3億高血壓患者,成年人的患病率達到了33.5%,每年約有200萬人次的死亡與高血壓相關。高血壓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增加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讓死亡率明顯上升。
高血壓患者想要延長生存期,定期服用藥物非常重要,但在服藥時要注意這幾個細節。
1、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
人的血壓在一天內會時刻波動,呈勺型,在早晨6~8點為最高峰。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早晨空腹時服藥一次,讓藥效覆蓋早上血壓最高的時段,避免晨起血壓高峰。
短效降壓藥建議飯前空腹服用,以確保藥物充分吸收。長效降壓藥則無嚴格規定,飯前飯后均可,但胃部疾病患者宜飯后服用以減少刺激。

×
2、沒癥狀也要堅持吃藥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自己沒有頭暈、心慌、頭疼等癥狀時說明血壓恢復了正常,就可以停藥了。這個想法非常的錯誤,并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會有不適癥狀,在沒有癥狀的時候高壓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確診后即便沒有癥狀也要定時定量的服藥。
3、要注意劑量明確
醫生開具的降壓藥劑量一定要嚴格遵守,不要自作聰明增減藥量,否則很容易引起副作用、心腦血管意外發生。
4、遵循正確的飲食原則
高血壓患者要避免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要減少鹽分的攝入,對控制血壓穩定有幫助。

遵醫囑規律服用降壓藥給身體帶來的益處遠大于弊端,對此一定要持有正確心態,切不可盲目增減劑量或停藥。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