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國談專家評審通過率48.1%,什么樣的藥品更受專家組青睞?


核心提示:2024年醫保目錄調整中,共有目錄外藥品249種進入專家評審階段,最終121種藥品通過,通過率為48.1%。12月9日,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
“2024年醫保目錄調整中,共有目錄外藥品249種進入專家評審階段,最終121種藥品通過,通過率為48.1%。”12月9日,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在2024國家醫保談判結果解讀會現場介紹當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情況時介紹。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根據國家醫保局官網信息梳理發現,今年參談藥品的專家評審通過率較前兩年有所降低,2023年、2022年通過形式審查的目錄外品種數量分別為224個、198個,參與談判和競價的藥品數量分別為143個和147個,專家評審通過率均在60%和70%左右。專家評審階段,什么樣的藥品會更受青睞?
“國家醫保局‘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的原則和標準是一以貫之的,藥品沒有通過專家評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臨床價值沒有得到專家的認可。”黃心宇列舉:第一個最常見的原因是,部分上市已經多年的老藥“另辟蹊徑”,僅僅通過修改說明書的方式來自己“創造”藥品申報的條件——藥品適應癥或功能主治發生重大變化,然而這和我們所鼓勵的方向其實是不相符的,我們鼓勵申報的“重大變化”是藥品通過臨床試驗后發現新的功能、新的治療領域,并且能夠顯著讓患者獲益的變化。
其次,部分藥品雖然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定價卻是十分昂貴,一年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治療費用,超出了基本醫保保基本的定位,所以從基本醫保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醫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考量,這些藥品也沒有通過專家的評審。“如果在申報階段,藥品在定價上能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我們在專家評審中會充分考慮。”
“還有一類不能通過專家評審的藥品,雖然它們確實是新藥,但屬于‘四不改’新藥,即主要成分不改、適應癥不改、給藥途徑不改、臨床價值不改,只是單純變了個劑型。在目錄內已有替代藥品的情況下,這樣的新藥在專家評審中也不會受青睞。”黃心宇表示。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