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燒光1000億,又一超級獨角獸破產


核心提示:燒光1000億,鋰電巨頭從明星跌落至破產邊緣。廣告?zhèn)鹘y(tǒng)的鞋柜已經(jīng)過時了,智能鞋柜已經(jīng)到來!近日,曾被歐洲寄予厚望,甚至一度被
燒光1000億,鋰電巨頭從明星跌落至破產邊緣。
近日,曾被歐洲寄予厚望,甚至一度被稱為歐洲版“寧德時代”的明星獨角獸企業(yè)Northvolt在燒光1000億人民幣后,黯然走向破產,同時還背負58億美元巨債,現(xiàn)金僅能維持一周,CEO也已離職。
從歐盟的慷慨解囊,到寶馬的無情轉身,再到自家工廠的凄涼停產,Northvolt的墜落軌跡,快得讓人目不暇接。
年初,歐盟還大手一揮,給了Northvolt 9.02億歐元的補貼。仿佛在說:“你行,你上!”然而,到了6月,寶馬突然撤回了價值20億歐元的訂單,給了Northvolt當頭一棒。緊接著,9月,自家旗艦工廠不得不停產裁員,Northvolt的底氣越來越弱。最終,在11月,Northvolt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它的墜落,不僅是速度之快,更是落差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Northvolt的這一決定,是在緊急尋求救援資金失敗后的無奈之舉。它曾經(jīng)從大眾汽車、高盛和貝萊德等巨頭那里吸金超過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00多億元),如今賬戶里僅剩3000萬美元現(xiàn)金,同時背負著58.4億美元的沉重債務。
在資金耗盡之際,Northvolt被迫向破產保護投靠。孤注一擲地尋求1.45億美元現(xiàn)金抵押和1億美元DIP融資,企圖以此作為最后的救命稻草,避免公司崩潰。
它的倒下,讓我們看到了新能源產業(yè)的殘酷,也讓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的無情。
01
Northvolt的誕生,是歐洲電池產業(yè)的一次豪賭。
2016年,當歐洲還在電動汽車的十字路口徘徊時,Northvolt橫空出世,兩位前特斯拉高管在瑞典點燃了希望之火。它的出現(xiàn),正好迎合了全歐洲對電動車電池的焦慮。
Northvolt的目標從未掩飾——打破亞洲電池巨頭的壟斷,建立歐洲自己的電池產業(yè)鏈,成為歐洲的“寧德時代”,在電池產業(yè)的版圖上,插上歐洲的旗幟。
在這一偉大愿景的感召下,NorthvoltNorthvolt在融資道路上一路狂飆,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的資金和支持。
成立以來完成了14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150億美元(約人民幣 1087 億元),62家投資方的鼎力支持。從政策性銀行到金融巨頭,無一不看好這個歐洲獨角獸企業(yè)。歐洲投資銀行、北歐投資銀行紛紛慷慨解囊,高盛、貝萊德等金融機構也踴躍參與。
這些資金的涌入,讓Northvolt的市值一度飆升至120億美元,成為歐洲最耀眼的私營科技公司之一。
市場對Northvolt的追捧,更是近乎狂熱。大眾、寶馬等汽車巨頭紛紛投下信任票,巨額訂單和資金源源不斷。瑞典政府和歐盟也積極站臺力挺,它的成功似乎觸手可及。
在雄厚資金的支持下,Northvolt開啟了產能擴張的狂潮。
2018年,瑞典的首座工廠破土動工,2021年落成投產,時任瑞典首相親臨現(xiàn)場,將其譽為“綠色工業(yè)革命”的旗艦項目。
隨后,德國、加拿大、波蘭的工廠藍圖相繼展開,Northvolt的全球產能布局野心勃勃,計劃在2030年占據(jù)歐洲電動車電池市場的四分之一。
Northvolt的市場影響力同樣顯著。它與寶馬、大眾、雷諾、斯堪尼亞、沃爾沃、Polestar等眾多車企簽訂了價值超過300億美元的合同,大眾更是以一份為期10年價值140億美元的電池訂單,為Northvolt的輝煌背書。
Northvolt的崛起,是歐洲電池產業(yè)的一次豪賭,也是一次對未來的大膽投資。Northvolt,這個歐洲的“寧德時代”,曾經(jīng)如此接近成功,如今卻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02
輝煌的背后,暗流早已涌動。
Northvolt誕生時的野心,大到想要一口吃成胖子。
它企圖一舉囊括從原材料到制造,再到回收的整個產業(yè)鏈,全部包圓,但現(xiàn)實卻狠狠地給了Northvolt上了一課:這家僅8年歷史的公司,試圖以閃電速度吞下整個產業(yè)鏈的野心,卻最終撐破了自己的資金鏈。
產能的遠大目標與現(xiàn)實的殘酷差距,讓Northvolt的雄心受挫。
其中,Northvolt的擴張策略,激進得令人窒息。在自身技術和管理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它就在多地大興土木盲目建設工廠,妄圖迅速擴大產能,打造一體化的電池產業(yè)鏈。
這種激進的擴張策略,使其陷入了顧此失彼的困境。
多個項目同時推進,不僅分散了資金和資源,還導致了管理上的混亂和失控。工廠建設進度滯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能卻始終無法達到預期,資金鏈也因此不堪重負,最終斷裂。
位于瑞典謝萊夫特奧的超級工廠,原本承諾的16GWh年產能,如今卻連1GWh都難以企及。產能的嚴重不足,直接導致了訂單的大量流失。寶馬的20億歐元(約 151 億元)大單取消,更是給了Northvolt致命一擊。
除了過度擴張,技術難題也成為了Northvolt無法逾越的鴻溝。
巨額的研發(fā)投入,卻換不來技術的突破,質量問題頻發(fā),良品率低下,不合格產品如潮水般退回返工,嚴重拖累了生產效率。
隨著技術難題的持續(xù),Northvolt的資金鏈開始出現(xiàn)問題,市場萎縮,訂單流失,如同多米諾骨牌般接踵而至,最終導致了財務狀況的崩潰。
其財務報表,更是慘不忍睹。2022年,公司報告營業(yè)虧損達10.3億美元,而收入僅為1.28億美元。2023年,虧損更是擴大至12億美元,相較于前一年的2.85億美元,虧損額增長了3.2倍。
2023年,歐洲汽車工業(yè)的寒冬,讓Northvolt的主要客戶,如大眾、寶馬、沃爾沃等,自身也面臨困境,對Northvolt的支持力度大打折扣。其中,沃爾沃宣布不再投資,并希望收購合資公司的100%股權,大眾也宣布退出Northvolt的董事會。
連這樣的關鍵客戶都對其失去信心,其他客戶更是紛紛望而卻步,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財務壓力,使得Northvolt的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為了應對財務危機,Northvolt不得不裁員1600人,約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
03
為了求生,Northvolt管理層四處奔走,尋求一線生機,但回應他們的卻是一扇扇冰冷的門。
他們向沃爾沃汽車求救,得到的卻是斷然拒絕;瑞典政府的冷漠態(tài)度,德國的無情拒絕,甚至連大眾汽車這個曾經(jīng)的盟友,也在關鍵時刻撤回了雙手。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融資中,Northvolt 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絕境,每一步都似乎在向破產的深淵邁進。
裁員、關閉工廠、資產剝離,Northvolt的每一步都都沉重無比。客戶的背離,投資者的恐慌,政府的冷漠,都在無聲地宣告:Northvolt已經(jīng)站在了懸崖邊上。
現(xiàn)如今,Northvolt的口袋里只剩下3000萬美元,而這只夠他們茍延殘喘一周。而他們的首席執(zhí)行官Peter Carlsson,在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后,也宣布了辭職。
他坦言,至少需要10億至12億美元才能重啟業(yè)務,這個數(shù)字如同天文,讓Northvolt的前景更加渺茫。
Northvolt的失敗,是對自己實力的過度自信和對行業(yè)挑戰(zhàn)的嚴重低估的結果。
他們未能在資金耗盡前找到自我維持的盈利模式,而之前的巨額融資,也在無休止的擴張和技術投入中迅速耗盡。
此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的尖銳評論,曾直指歐洲電池企業(yè)的軟肋——在設計、工藝和設備上均存在問題。
這些問題讓歐洲電池企業(yè)在擴大生產規(guī)模時步履蹣跚,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難以保證。Northvolt也沒能逃脫這一命運,技術上的不足讓它在市場競爭中先天不足。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亞洲的統(tǒng)治地位無可撼動。前十名的公司全部來自中國、韓國以及日本,其中中國的電池供應商占據(jù)全球市場大約85%的份額。
Northvolt的夢想,被現(xiàn)實無情地擊碎,它的墜落,不僅是一個企業(yè)的悲劇,更是整個歐洲電池產業(yè)的警鐘。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85%日本受訪者憂美關稅對日經(jīng)濟有負面影響,日企或加速“分拆”求生 超三成德企考慮裁員
- 中國對美加征34%關稅,美股應聲暴跌,國際油價大跳水,專家:我國對貿易戰(zhàn)準備越來越充分
- 一夜“降溫”,豬價下跌“跌猛了”!附:4月7日豬價
- 工信部:開源鴻蒙生態(tài)邊界持續(xù)拓展,社區(qū)共建單位超70家,搭載設備數(shù)量超10億
- 匯嘉時代業(yè)績大幅下滑股價跌跌不休,給股東送油引發(fā)吐槽
- 國家統(tǒng)計局回應“美國加征關稅”:改變不了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長期向好的大勢
- 消費貸調利率助消費控風險
- 促進民營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大賽搭臺 讓創(chuàng)新“種子”長成“大樹”
- IDC:第一季度PC超預期增長 聯(lián)想(00992)繼續(xù)擴大市場份額
- 農夫山泉飲用水收入罕見下滑2成,賣水生意不好了?
2012-2013 成都智能環(huán)保網(wǎng)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06642號-1
|
流量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