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是吃進小石子?錯了!


如今,尿路結石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病人還出現了與結石相關的腎臟損害。與高血壓、糖尿病、慢支炎、冠心病等很多慢性疾病不同,尿路結石是目前比較容易治療的疾病之一。之所以很多尿路結石病人引起了腎臟損害,主要是大家對該病缺乏認識,在預防和治療上還存在很多誤區導致。
尿路結石可致腎衰竭
在常見的誤區中,不乏人們對尿路結石的形成原因有誤解,很多人認為尿路結石是吃飯時不小心吃進去的石頭。有的病人甚至問醫生他(她)的結石是不是淘米時沒有淘干凈,吃飯時不小心吃進了飯里的小石子形成。其實,尿路結石跟飯里的小石子毫無關系,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血液中的某些物質濃度過高,經過腎臟濾過生成尿液時,由于濃縮導致濃度過高析出結晶形成。
凡是發生在人體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部位的結石統稱為尿路結石。尿路結石能引起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若梗阻能及時解除,對腎功能影響不大;若梗阻時間過長,腎組織嚴重破壞,則功能難以恢復,從而導致腎功能衰竭;尿路結石對腎功能的影響,也可通過梗阻導致嚴重的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腎功能衰竭。
六大因素易讓尿路生“石頭”
具體來說,形成尿路結石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流行病學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社會經濟地位、飲食成份和結構、水分攝入量、氣候、代謝和遺傳等因素。上尿路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易發生于20~50歲。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發病年齡高峰為35歲。女性有兩個高峰,30歲及55歲。
2.尿液因素。形成結石物質排出過多:如尿液中鈣、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尿酸性減低,pH增高;尿量減少,使鹽類和有機物質的濃度增高;尿中抑制晶體形成物質含量減少,如枸櫞酸、焦磷酸鹽、鎂、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
3.解剖結構異常。如尿路梗阻,導致晶體或基質在引流較差部位沉積,尿液滯留繼發尿路感染,有利于結石形成。
4.尿路感染。
5.藥物原因。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是第二代喹諾酮類抗生素,由于環丙沙星結晶與尿pH有關,產尿素酶細菌感染和腎小管酸中毒患者在使用該藥時需慎用。頭孢曲松鈉是一種三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鈉結石易發生于兒童。人工合成抗菌藥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復方磺胺甲惡唑和柳氮磺砒啶能夠引發尿路結石;此外,還有治療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一些藥物以及臨床常用的保鉀利尿劑氨苯蝶啶。
6.飲酒。它是尿路結石形成的潛在風險。雖然飲酒與腎結石形成之間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但酒精會增加通過各種途徑形成結石的風險。比如,過量飲酒可能會帶來體內嘌呤值升高,而過多的嘌呤可導致尿酸的積累并最終導致腎結石;此外飲酒過多,熱量攝入過高,還可能促進肥胖形成。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是尿路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調整膳食結構 預防結石復發
尿路結石的生成和飲食結構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注意調整膳食結構能夠預防結石復發。根據尿路結石成分的不同,飲食調理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鈣結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鈣含量高的食品,包括菠菜、西紅柿、馬鈴薯、草莓等。
患者飲食中應禁止含膽固醇高的動物肝臟、腎臟、腦、海蝦、蛤蟹等。少食含草酸、鈣高的食品,如菠菜、油菜、海帶、核桃甜菜、巧克力、代乳粉、芝麻醬、腌帶魚等。
最好不要喝酒、濃茶、濃咖啡。
患者飲食清淡、低蛋白、低脂肪為主。飲食應多樣化,富含營養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黃瓜、豆角、綠豆芽;新鮮水果,如蘋果、雪梨、西瓜、葡萄、橙、柑等。多飲水,一般每天應飲水1500~2000毫升為好,還可飲果汁、淡茶。
- 下一篇:中醫教您夏季養陽防心病
- 上一篇:三招助你 簡單判斷是否“濕重”
- 山西富豪的“造車生死局”
- ETF最前線 | 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512070)早盤上漲3.79%,移動支付主題走強,兆日科技上漲20.0%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亞洲硅業:技術升級一直在路上……——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⑩
- 青島銀行:11月28日接受機構調研,投資者參與
- 青年早新聞 | 今天起,這所高校再次推出1分錢早餐
- 陽城煤礦多點發力保障重介系統穩定運行
- 持續優化銀發業務布局顯成效,量子之歌加速打造全方位服務生態夯實“護城河”
- 屋頂安“太陽能板”好嗎?若家里是這6種情況,還是要慎重決定
- 股東近期減持約5000萬元股份,被批“蹭”熱點?湯姆貓回應
- 2024清華校友創業成果對接會之健康醫療與生物醫藥論壇在蓉舉行